康复资讯

康复资讯
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 > 康复资讯 > 康复资讯
腰间盘突出和腰肌劳损的区别
发布时间:2019-02-08

好发人群:
        腰间盘突出:一般发生在20~40岁之间,青壮年发病比例约占80%。多见于男性,过于肥胖或过于瘦弱的人易致腰间盘突出。劳动强度较大,常伏案工作及经常站立的人员等较多见。 
        腰肌劳损:重体力劳动者急性腰扭伤,若没有及时治疗或处理不当,会引起腰肌劳损的发病。运动员或长期从事剧烈运动人群,在剧烈的运动引起腰部肌肉的长久损伤。长时间坐位学习,或是办公室的坐姿不良,也会形成慢性腰部肌肉劳损。
 
腰痛症状 
        腰椎间盘突出:腰痛是大多数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。变现为隐隐作痛。由于纤维环外层及后纵韧带受到髓核刺激,经窦椎神经而产生下腰部感应痛,有时可伴有臀部疼痛。
        腰肌劳损:表现为腰部酸痛或胀痛,部分刺痛或灼痛。腰部疼痛程度时强时弱,开始表现为间歇性疼痛,逐渐变为持续性疼痛,并逐渐加重。疼痛随着天气变化,受凉或阴雨天疼痛加重。感觉疼痛部位较深,活动时家中,卧床休息后减轻。
 
疼痛
       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大多见于腰4~5,、腰5~骶1间隙突出,表现为坐骨神经痛。典型坐骨神经痛是从下腰部向臀部、大腿后方、小腿外侧直到足部的放射痛。打喷嚏和咳嗽等腹压增高的情况下疼痛会加剧。放射痛的肢体多为一侧,仅极少数中央型或中央旁型髓核突出者表现为双下肢症状。
腰肌劳损通常只有腰痛。
 
压痛点
        腰椎间盘突出:部分患者棘突或棘突间隙压痛。压痛点主要位于棘突旁,即背部中间。压痛时可出现沿神经根走行的下肢放射痛。
腰肌劳损:通常腰椎集体间隙间无压痛,而腰背肌局部有压痛,多见于骶棘肌处,髂嵴后部、骶骨后骶棘肌的止点处或腰椎横突处,即在远离背部中线的腰背两边的肌肉。
 
预防
        1.防止受凉,避免潮湿环境;
        2.急性腰扭伤及时治疗;
        3.剧烈活动前注意先热身;
        4.纠正不良姿势;
        5.避免过度劳动;
        6.睡硬板床;
        7.控制体重。

扫码关注公众号

备案号:苏ICP备19056555号 本站努力打造原创医疗信息平台,内容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!(本站设计素材、css样式均来源于网络,如有问题请联系美工 程序:信息科